魏建军为梦泪解锁“新装备”
导读:清晨在重庆观音桥的早餐店,我啃着刚炸好的油条刷手机,长城汽车10月销量快报里的一组数字突然扎进眼里——魏牌单月卖了12699台,同比暴涨95.79%;前10个月累计76292台,同比涨了整整96.25%。
魏建军为梦泪解锁“新装备”
清晨在重庆观音桥的早餐店,我啃着刚炸好的油条刷手机,长城汽车10月销量快报里的一组数字突然扎进眼里——魏牌单月卖了12699台,同比暴涨95.79%;前10个月累计76292台,同比涨了整整96.25%。放下手机时,我想起3年前参加汽车论坛,有位老记者摇头叹气:“魏牌这是把魏建军的脸都丢光了。”如今再看,那些“凉了”“完了”的骂声,倒成了最响的逆袭掌声。
当年赌上姓氏时,他说“输不起”2016年魏建军推出WEY品牌的那天,保定的风里都飘着“敢拼”的味道——直接用自己的姓氏命名,车标照搬直隶总督府的大旗杆。“我把姓都押这儿了,只能赢。”他站在发布会舞台中央,攥着话筒的手背上暴着青筋。
那两年魏牌确实风光。VV系列一上市就卖断货,2018年销量冲至14万辆,成了国产高端品牌的“老大哥”。连吉利领克、奇瑞星途都跟着学,掀起了国产豪华品牌的突围潮。当时有媒体写:“魏建军用姓氏,给国产高端车插了面旗。”
从“巅峰”到“谷底”,他把“面子”踩在脚底下找活路可命运偏要给点颜色看。2020年之后,VV系列谢幕,咖啡系列曲高和寡,爆火的坦克品牌又独立单飞,魏牌的销量像坐了滑梯——2022年只剩3.64万辆。网上全是冷嘲热讽:“魏建军的姓,怕是要砸在自己手里。”“保定的大旗杆,要倒咯。”
那段时间魏建军像变了个人。以前他躲在实验室里研究发动机,后来居然站在了直播间里,穿着件旧夹克跟用户唠家常:“我以前总觉得,把最好的技术堆上去就是对的,现在才懂,你们要的是‘周末带孩子能装下婴儿车’‘老人上下车不用弯腰’。”他甚至跑到4S店当“临时销售”,蹲在车边记用户吐槽:“储物格太小”“油耗太高”“第二排坐久了累”。
“脸算什么?用户要的舒服,才是最大的面子。”他跟我说这句话时,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用户反馈表,指甲缝里全是机油印子。
把“用户要的”做到极致,他用9年赢回“面子”今年魏牌的蓝山、高山火了,火得特别“接地气”——没有花里胡哨的黑科技,就是盯着家庭用户的痛点死磕:蓝山搞了大六座,第二排能放安全座椅;高山把后备箱加深10厘米,能塞下婴儿车加烧烤架;油耗做到了百公里5.5升,连重庆的出租车司机都夸“省”。
有位买了蓝山的重庆车主跟我聊:“周末带爸妈去武隆,老人上下车不用弯腰,孩子在后排能躺平睡觉,后备箱塞了3箱橘子还能放折叠桌——魏牌终于懂我们要什么了。”
10月销量数据出来那天,魏建军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:他站在保定直隶总督府的大旗杆下,身后是一排刚下线的魏牌新车。配文就四个字:“没输,没丢面。”
晚上开车回家,经过重庆的长江大桥,一辆魏牌高山从身边驶过。它的车灯划破江面的雾气,像极了魏建军这些年的坚持——没有什么品牌会“凉”,除非掌舵的人先认了输。魏牌的故事,其实就是中国企业家最朴素的韧性:押上最珍贵的东西,然后死磕到底。
就像重庆的老火锅,越煮越辣,越熬越香。魏建军用9年证明,所谓逆袭,不过是“不服输”三个字,写满了每一辆车的钢板里。那些曾经骂“凉了”的人,现在该换句话说了:“魏建军的姓,没白赌。”